
自湖南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祁阳团市委结合工作实际,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县域基层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和薄弱环节,围绕“三改三强”,全面开展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,着力开创全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。
一、改革选用机制强队伍
选优配强基层力量。通过换届,配齐配强镇(街道)团(工)委班子,增强基层工作力量,建立镇(街道)中学团组织书记兼任辖区团委副书记制度,今年以来,根据工作需要,调整镇(街道)团委书记3名,团(工)委班子12名,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,充实了工作力量。选优配强村(社区)基层团组织书记,注重从返乡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,去年3月底前完成全市560个村(社区)团组织换届选举近1/3的团支部书记进入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。加强基层团干部培训,今年7月,举办2022年度全市团干部培训班,在培训中提升团干部政治素养。完善团干部考核制度。始终围绕“考什么、怎么考、考出什么效果”的问题导向,不断完善考核机制,促进团干部履职尽责。定期组织调研走访、现场观摩、督查反馈,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,每年年末组织召开全市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,并将评价考核结果向祁阳市委组织部和同级党组织反馈,作为评优树先依据。
二、改革组织设置强运行
建立网络社群。建立市-镇(街道)-村(社区)三级组织化、塔群式网络,建立青年志愿者微信群,通过网络社群开展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活动,同时还通过网络塔群传达工作信息,开展志愿活动发布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团员青年的凝聚力。扩大组织覆盖。今年以来,新建非公和社会领域团组织100余个,有效延伸了组织触角。建立团代表联络站。制定《共青团祁阳市委“两联”工作制度》《共青团祁阳市委团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》,全力做好全市各级团代表的联系、协调、服务和管理等工作,使团代表履职有方向、有保障、有路径。提升服务水平。以全市30余家青年之家为牵动,整合多方资源,开展创业就业、思想引领、志愿服务等多类活动。截至目前,各级团代表开展“用脚步丈量青情”300余次,发现问题120余个,搜集意见建议60余条,疫情期间帮助青少年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10余次。
三、改革发展管理强育人
从严把好入口关。制定《祁阳市中学在校学生积分入团工作实施细则》,细化入团标准,统一入团考试内容,完善评议制度,将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、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入团必要条件,严格按照发展团员“十步法”程序开展入团工作。规范电子团员档案,依托“智慧团建”系统,建立完善团员数据库,新发展团员100%录入系统。加强中学团校建设。市属7所中职、中学全部建立团校并投入使用,采取团市委指导和自行设计相结合,将理想信念教育、团员意识教育等纳入课程内容;要求各中学团校每年至少开办8期团员培训,将团校打造成全市中学共青团教育的坚强阵地。抓牢思想政治引领。持续开展“青年大学习”活动,成立青年讲师团,开展宣讲30余场;开展“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”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次;规范团支部日常工作,严格执行“三会两制一课”制度,定期深入基层团组织调研指导。完善实践育人机制。创新团员青年服务社会方式方法,制定印发《共青团祁阳市委关于开展团员青年到社区报到活动的通知》,深化青年志愿者品牌项目。今年上半年,团市委先后组织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深入村(社区)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、助力核酸检测应急演练、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;按照“就近安排、统一调度”的原则,在村(社区)、高速出入口等7个疫情防控服务点参与体温测量、扫码登记、信息核对等工作。他们在防疫和防汛第一线挥洒热血青春,用行动共筑防汛和防疫青春长城,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,不断强化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社会影响力。
下一步,祁阳团市委将以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,以健全联系青年、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为着力点,以破除“机关化”作风和“行政化”依赖为主要任务,抓自身、强奋斗,破除传统路径依赖,完善各项工作制度,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。
责编:周红艳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